|
~我住的房子,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应该算是一处“凶宅”。
倒不是说这屋里死过人,或者发生了什么凶杀案,而是这周围的一片地区都不太平,车祸,凶杀,跳楼服毒自杀,煤气爆炸,人口失踪,比比皆是。好象是受到了某种诅咒,噩运始终纠缠着这一带的居民。在这里发生了很多骇人听闻的事件,在后面我会陆续讲的。
不过老百姓们往往是比较麻木的,他们看到别人家的天灾人祸,除了看热闹和幸灾乐祸的心理之外,很少往事件的深处去想。他们没想过,为什么这一地区的死亡率远远高于其他地区。
这片居民楼处在城市的边缘地带,是七十年代晚期,著名的唐山大地震之后的产物,那次大地震的毁灭萌力量给全国人民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,所以那时候盖的楼房都是防震设计,地下打的梅花桩,“号称”能抗八级地震,是真能抗还是吹牛?不来次八级地震还真不知道。不过至少比起现在的豆付渣建筑,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。
房子的质量当然是没的说,随着人口的爆炸增长,这一地区的房价翻着跟头的往上涨。而且附近还有两个对于这个城市来讲十分重要的因素,造成这一带很难拆迁重新规划。
其一,刚好在我家阳台的后面,是个森林公园,以前是植物园,专门给各机关单位栽种盆栽树苗草皮等等,据说以前城市规模还没扩大的时候,那里就是片老林子,年代有多远,我说不清楚,曾听老人们说那里是古战场。
后来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,再难找出一片绿地,市领导觉得有必要保留下这片植物园,改建成森林公园,也算是个城市加上个空气净化过滤器。所以这片林子就保留了下来,但是公园的范围已经比以前的植物园小了很多。
其二,我们这片居民楼的正对面,有一片平房,也是政府特批不许拆迁的保护地区,因为这片老居民区中心,有一座很出名的城隍庙。
68年红卫兵来砸过,基本上全给拆平了。改革开放之后,在某种权利的默许下,原址上又重建了旧庙,因为有不少台商和海外人士的捐助,新庙极尽华彩美唤之能事,不仅原观尽复,而且气势规模远胜于夕日,如今已经是一处很受欢迎的旅游景点,一年四季,游人如织。
周围的居民,如果是没有工作闲散在家的,可以去城隍庙附近做些小买卖,是一项很不错的富业,再加上居民区附近的森林公园也是个休闲的好去处,使得住在这里的人们,都有一种居住在萌金地段的优越感。
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漫长而又炎热的夏天中,我在这里所经历的一些事件。
阴森一夏.rar
(112.22 KB, 下载次数: 124, 售价: 1 金币)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