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查看: 278|回复: 13

[经典文章] 李清照的朋友圈:姐夫蔡京,妹夫秦桧,还有个远亲叫王安石

[复制链接]
累计签到:1122 天
连续签到:942 天
[LV.10]炽天使
发表于 2023-10-8 14:14:3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在漫长的封建时代,但凡青史留名的角色,大部分都是有背景的,平民子弟要想成功上位,是要比权贵之家付出更多的心血与汗水,才可梦想成真的。那时,官府的用人潜规则中,任人唯亲,一直是人们抛舍不掉的恶习,所以,才会有“朝中无人莫做官”的俗语。

仔细翻捡一下历史,就会发现,名人们的出现,都是一拔一拔的,他们的‘朋友圈”都是超豪华阵容,“一门三公,父子同宰”的励志故事亦不在少数。之所以会有如此现象,一是家学传承好,二是学习条件好,其三,也不乏相互提携的结果。

我们所熟悉的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,其身后的“朋友圈”也非常强大:北宋的王安石、蔡京以及南宋的秦桧,都是她“朋友圈”中的潜水客。王安石(1021-1086年)、蔡京(1047-1126年)、李清照(1084-1155年)、秦桧(1090-1155年),这四人的出生,最长前后相隔了70年,却不妨碍他们在同一个“朋友圈”里发动态、点赞。

李清照之所以与上述大名鼎鼎的人物成为亲戚,是与一个名叫王珪的人有着密切关系的。

王珪的名字虽然熟悉的人并不多,但是,这位王老师却并不是个简单角色,一生颇有故事。王珪年轻时也是学霸级的人物,宋仁宗庆历二年(1042年),23岁的王珪进士及第,且高中榜眼。初通判扬州,召直集贤院。历官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知开封府等。神宗熙宁三年(1070年),拜参知政事。熙宁九年(1076年),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集贤殿大学士。元丰五年(1082年),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。元丰六年(1083年),封郇国公。宋哲宗即位后,封岐国公。


王珪历仕三朝,典内外制十八年,朝廷大典册,多出其手。但是,自执政至宰相,凡十六年,王珪少所建明,他上殿进呈时,称为“取圣旨”;神宗决定后,称为“领圣旨”;退朝后告诉禀事的人,称为“已得圣旨”,时称“三旨相公”。

王珪的工作责任心虽然一般,但是,却是个敬业的好老公,生了一堆女儿和儿子,其中,大女儿王氏嫁给了章丘人李恪非。李恪非是宋神宗熙宁九年(1076年)的进士,初任冀州(今河北冀县)司户参军、试学官,后为郓州(今山东东平)教授,绍圣四年(1097年),升任礼部员外郎。王氏给李恪非生了个女儿,就是大家熟悉的李清照。



王珪有个儿子王仲岏(李清照的舅舅),生了个女儿(李清照的表姐),后来嫁给了蔡京,蔡京就是李清照的表姐夫;蔡京有个弟弟叫蔡卞,后来娶了王安石的女儿,王安石是蔡京的弟弟的岳父,按照熟悉理论,李清照与王安石也能扯上亲戚。王仲岏还个女儿(李清照的表妹),后来,王珪的这个孙女儿嫁给了秦桧,所以,秦桧是李清照的表妹夫。

据《宋史·李格非》记载,王珪一生有三女一子,其中长女王氏许给了当时著名文人李格非,并生下了享誉后世的李清照;四子王仲岏也有一女嫁给了在朝中为官的秦桧,也就是那个陪着秦桧跪在岳飞墓前的王氏。

也就是说,王珪既是李清照的外公,也是秦桧妻王氏的爷爷。而李清照和王氏则是一对嫡亲表姐妹。但是,因为追求不同,志趣各异,李清照和王氏这对表姐妹,几乎没啥往来。

在历史记载中,秦桧的老婆王氏是个阴毒妇人,秦桧干的许多坏事,都有王氏的“枕头风”之功,这样的一位毒舌亲戚,清高如李清照者,当然是不屑与之交往的。

后来,李清照嫁了位如意郎君——诸城人赵明诚。赵明诚也是官宦之后,其父赵挺之曾官居尚书右仆射(唐宋时期的左右仆射均为宰相之职),所以,赵明诚从小就随父居住在京都汴京,后入太学。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(1101年),时年20岁的赵明诚与17岁的李清照结为夫妻——李清照的朋友圈中,又多了个宰相公公。

夫妻俩有着共同的审美情趣与艺术追求,小日子过得相当诗意。但是,金人的入侵,一下子又将这看似平静、祥和的温馨画面给击碎了。

建炎三年(1129)二月,面对叛军围城,作为一城守官的赵明诚(时为江宁知府兼兼江东经制副使),却置家人与城中百姓于不顾,连夜脱逃,这让李清照很受伤。

身边的这个男人,让她越来越看不懂了,关键时刻,怎么连个娘们儿都不如。夫妻间就产生了疏离感,为此也影响到两人的夫妻感情。

赵明诚因渎职被罢官后,又与李清照“具舟上芜湖,入姑孰,将卜居赣水上”(《金石录后序》)。舟过乌江楚霸王自刎处,李清照有感于项羽宁肯一死、引颈乌江以谢江东父老,而不愿苟活的壮烈史迹,挥笔写下了那首著名的《夏日绝句》:


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

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。

该诗表面是在吊项羽,其诗外之意是表达南宋统治者的逃跑政策不满,更是对身边这个男人的一种讽喻。

赵明诚站在女词人的身后,听着她一字一顿的沉重吟诵,面露愧色。第二年,赵明诚被召回京,官复原职,但很快便疾病而亡。

原以为,世界激荡也无碍,在永远的黑暗里,只要牵着你的手,一直走,就是天荒地老。曾经以为,在爱情里,成灾、成瘾、成痴,皆是自然。希冀时光静好,与君同;繁华落尽,与君老。却不曾想,我们能左右自己,却改变不了局面。即便闭目塞听,也终有洪波将你卷入其中,无法自保。不相遇,则不分离。

晚年丧偶的李清照,过着流离失所的日子,再加上她快50岁了,身体亦多病,又是孤身一人,生活十分艰难。结果,又遇人不淑,遇到了渣男张汝舟,给人生暮年又添上屈辱的一笔,这实在是一代才女的人生不幸。


丈夫去世后,李清照的悲苦由此开始了。怀着丧父止痛和对朝廷的忠诚,李清照带着几十箱金石古董继续南逃。这一次,她为表对宋朝的衷心,决定将所有物件悉数捐献给朝廷。可惜此时早已国将不国,为躲避金人的追捕,宋高宗乘船长期游荡于海上,金朝下令“搜山检海捉赵构”,却因不适应海上的风浪,只能站在岸上干着急。两方对持,苦的是百姓。

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逃亡,此时李清照的古董已经损失了一大半。而她的心是真的疲惫了,不久便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。这个张汝舟,初一接触也算是个彬彬君子,刚开始对李清照也算是不错,但很快便露出原形,原来他娶李清照,就是为了贪图她的文物古董。他的逻辑很简单:你嫁给我,你的人是我的,你的东西自然也是我的。李清照不从,他便拳脚相加。但是他太低估李清照的骨气了,一代女词人视人格为生命,怎会屈居这个无赖身下,何况那些文物是要献给朝廷的。李清照做出了一个在当时极其大胆前卫的决定,她要告发张汝舟的欺君之罪,她要离婚。


原来,张汝舟曾经科举舞弊,还将此事告诉过李清照。此时唯有将整件事和盘托出,才有机会将他定罪,李清照才有可能脱离他的魔爪。只是在宋朝,妻子告丈夫,即便所诉为事实,都要坐牢两年。经历无数个抱肩而哭、痛定思痛的夜晚,李清照最终毅然决然地将丈夫告上公堂。张汝舟被判发配柳州,李清照也随之入狱。好在有朝中友人的疏通帮助,李清照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释放。从此离婚事件,便成为当时女词人备受谗污诋毁的把柄。如此沉重的名誉负荷,在她心底撕扯出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。

花有重开日,人无再少年。经历完此番折腾后,李清照悄悄进入了暮年。从此孑然一生,守着一个孤清的小院,只得在此终老了。有一天她巧遇一个姓孙朋友的女儿,小女孩极为聪颖,一生无子的李清照对她说:我老了,愿将平生所学相授。谁知女孩不屑地回答道:才藻非女子事也。李清照听完此言,不由得一阵眩晕,手扶门框,才不至于摔倒。


这就是当时的现实环境。女子无才便是德,即便你填词著书、才情满腹,却只是这个社会的另类,终归贻笑大方。即便你学富五车、词动京华,到头来仍是报国无门、情所无托,终落得不被理解、众叛亲离的下场。在经历国事衰败、君主无能的绝望后,在忍受过死一样的痛楚后,李清照写下了她人生中最好的一首词。

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。乍暖还寒时候,最难将息。三杯两盏淡酒,怎敌他、晚来风急。雁过也,正伤心,却是旧时相识。

满地黄花堆积。憔悴损,如今有谁堪摘。守著窗儿,独自怎生得黑。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、点点滴滴。这次第,怎一个愁字了得。

首句以叠词出现,这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写法,也是一种天才的写法。词中杂糅着国仇、家恨、孤苦、无依情绪,她的国愁、家愁、情愁、爱愁,怎么说得完?又如何说得清楚?


晚年的李清照,早已将个人的恩怨得失抛在脑后,而更关注国家民生的命运了,她的创作题材也开始上升到了担忧国家前途的高度。

浙江金华有一座楼,南北朝时沈约曾在此题《八咏诗》,此楼因而得名八咏楼。李清照避难于此时,登楼遥望南宋残破的半壁江山,有感而作《题八咏楼》。

千古风流八咏楼,江山留与后人愁。

水通南国山千里,气压江城十四州。

我看这诗的气势,实在不像一位逃难中的少妇所作,真像一位征战四野、忧国伤时的当朝大臣。后来,李清照还写过一首《打马赋》。打马本是当时的一种赌博游戏,词人却借题发挥在文中大量引用历史上名臣良将的典故,抒写金戈铁马、万里如虎的豪情,谴责宋廷偏安一隅、不思收复河山的无能。

木兰横戈好女子,老矣不复志千里。但愿相将过淮水。

只是宗泽、岳飞、陆游这样的男儿郎仍无法舒展壮士的时代,她区区一名弱女子又如何实现自己忧国忧民、振兴国祚的宏大抱负呢?在她的内心深处,时常闪现抗金的火花和对理想的呼喊,虽不能至,心向往之。对于当时的投降议和派,她是深恶痛绝的。她和当朝权臣秦桧本是近亲,秦桧的夫人是她的亲表姐。但是李清照与他们素不往来。秦府落成,大宴亲友,她也断不参加。

一年元宵,有朋友邀请她共度佳节,李清照一一谢绝。傍晚时分,她提笔作词一首《永遇乐》。

落日熔金,暮云合璧,人在何处?染柳烟浓,吹梅笛怨,春意知几许?元宵佳节,融和天气,次第岂无风雨?来相召、香车宝马,谢他酒朋诗侣。

中州盛日,闺门多暇,记得偏重三五。铺翠冠儿,捻金雪柳,簇带争济楚。如今憔悴,风鬟霜鬓,怕见夜间出去。不如向帘儿底下,听人笑语。

晚霞如金,白云如璧,看似一片祥和景象,然而此时此刻,诗人却在恍惚之间,忘了自己身处何处。是在东京,还是在临安?说来也讽刺,南宋都城取名临安,不就是临时安顿、不得长久的意思吗?无国哪有家,往后的岁月里,又该何去何从?如今只剩下花白的头发、颓老的心境,如此的狼狈,叫我怎能夜间出门?还不如悄悄撩开布帘的一角,偷偷听隔壁朋友的欢声笑语吧!词人矛盾尴尬、欲说还休的复杂心情被刻画得淋漓尽致。后世爱国词人刘辰翁每每读到此词,无不悲情涌动、潸然泪下。


宋高宗绍兴十九年,公元1149年,六十六岁的李清照曾先后两次拜谒著名书画家米芾的儿子米友仁,又称小米,请他为自己收藏的两幅字帖题跋。李清照带来的是米芾《灵峰行记贴》,七十五岁的小米看到父亲的手书,感慨万千,不胜唏嘘。米芾写字从来都是乘兴而为,这幅字贴居然写了这么多字,价值黄金千两啊!

此时李清照已届花甲,依然尽心尽力地继承着她与赵明诚的文物收藏鉴定事业,这也是对亡夫最好的怀念。而小米亲见父亲真迹,思父之情难以言表。一幅字帖,融合了四位文人的情思。回忆如墓,淡薄如素。反刍之草,沧桑味苦,却更接近人生真味。

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,公元1156年,李清照在孤独、寂寥、对往昔的回忆与对国家的忧思中,走了满是坎坷风霜的一生,享年七十二岁。

古时的女子,绝大多数都只是将心与情寄托于斗室之间,大门不出二门不迈,整日周旋于无聊琐事,草草一生。而李清照这个当时的另类,却将心海蔓延到国是、政局与情感之中,生生开出了一场绚烂的花事。眼极冷,心肠极热,到底是冷眼看穿,到底是柔肠挂住。女词人上半场的完美幸福,在下半场转刹那数凋零。临近终了,她回望此生,是否会哀叹:在大喜与大悲之间,参透人生,也是一种机缘。或许,大喜不若大悲,铭记不如忘记,哪怕铭记只用了一瞬,忘记却耗费一生。

人生是一场相逢,人生又是一场别离。在相逢与离别之间,用华美笔调记下的俗世,最终幻化成了最久长的诗意。

那些年,红尘纷扰,因为有妳,一切皆美。
累计签到:1122 天
连续签到:942 天
[LV.10]炽天使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10-8 15:13:52 | 显示全部楼层
词句注释
[1]这是李清照专为打马博戏写的一篇赋,当与《打马图经序》为同时之作。
[2]岁令:岁时。云徂:云,助词。徂[cú],往,逝。
[3]卢或可呼:古代掷骰子,五子皆黑为卢,为头彩,掷时大声呼喊,称“呼卢”
[4]千金一掷:即一掷千金。
[5]百万十都:极言钱数之多。
[6]樽俎具陈:指准备了丰富的酒水。樽俎[zūn zǔ]:盛酒肉的器皿。
[7]爰[yuán]:读音元,及,至。樗蒱[chū pú]:樗蒲,一种投色子游戏。遂废:癸巳类稿、图谱原赋作“者退”。 [3]
[8]小道:末枝。
[9]骥騄[jì][lù]:音继路,是两种名马。
[10]疑穆王句:据《逸周书 周穆王》记载:周穆王乘八骏往西王母处做客。
[11]间列:夹杂排列。
[12]类杨氏句:《旧唐书 杨贵妃传》玄宗每年十月幸华清宫,国忠姊妹五家扈从,每家为一队,著一色衣。
[13]珊珊佩响:佩环相击。
[14]玉蹬之敲:指上马。
[15]落落:稀疏的样子。
[16]连钱:古有良马称连钱骢。
[17]吴江句:有些版本冷字作“乐”或“落”字。胡字在粤本、历代赋汇、癸巳类稿、图谱原赋作“燕”。用木叶飘零形容行马受挫。
[18]玉门句:知雄关难入则养精蓄锐以待战机。玉门,古关隘名。沙苑,又名沙阜,古养马场。
[19]临波二句:《世说新语 术解》王武子善解马性。尝乘一成,著连钱障泥。前有水,终日不肯渡。
[20]昆阳之战:历史上著名以少胜多战例。王莽地皇四年,刘秀以精兵三千大败王莽主力。昆阳,地名,在今河南叶县北部。
[21]优游:从容不迫。
[22]涿鹿之师:黄帝伐蚩尤的军队。
[23]庾[yǔ]郎之失:《世说新语 雅量》庾翼向来以骑术精湛闻名,却在为岳母表演时掉下马来。
[24]痴叔之奇:《世说新语 赏誉》王湛向来被人视为痴人。一次其侄王济去看他,见他骑术不凡,见解颇精,为之大为称奇。
[25]鸟道:险峻的山道。
[26]蚁封:形同蚂蚁窝高低起伏的土堆。
[27]峻坂[jùn][bǎn]:险峻的山坡。
[28]王良:春秋时晋国著名的骑手。
[29]跼[jú]促盐车:《战国策 楚策四》有千里马拉盐车的故事。
[30]造父:为周穆王驾车的人。
[31]恋豆:贪恋槽中的草料,胸无大志。
[32]著鞭:比喻走在前面,抢占先机。典出自《晋书·刘琨传》:“吾枕戈待旦,志枭逆虏,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耳。”
[33]止蹄黄叶:将对方的马打下去即可获赏帖。黄叶,金钱。
[34]异:癸巳类稿、图谱原赋作“画道”。 五十六采:打马博戏共五十六采。
[35]九十一路:指棋子的九十一条行动路线。
[36]覈[hé]其殿最:竞出优胜。覈同“核”,考校之意。殿最:优胜。
[37]指麾:同指挥。
[38]几微:细微征兆。
[39]末技:末流技艺。
[40]说梅:即望梅止渴。
[41]苏:苏醒。
[42]画饼充饥:《三国志 卢毓传》载曹明帝语:选举莫取有名,名如画地作饼,不可啖也。 [5]
[43]谢:凋谢。引申为消解。
[44]衔枚:古时行军为隐蔽性令兵士口含小竹棍以免发声。
[45]阱堑:陷阱。
[46]尤悔:悔恨。
[47]正经:正宗经典。
[48]绕床二句:《晋书 刘毅传》刘毅、刘裕诸人聚财,刘毅掷得雉,激动得绕床大叫。
[49]沥酒二句:《南唐近事》刘信为人所猜忌,心不自安。一次醉后说:不负公,当一掷遍赤。
[50]平生二句:《世说新语 识鉴》桓温伐蜀,众以为不成功,只有刘一人说桓一定能成功。
[51]别墅二句:《晋书 谢安传》前秦苻坚率大压境,众将皆有惊惶之色。
[52]元子:桓温字元子。
[53]安石:谢安字安石。
[54]陶长沙句:《晋书 陶侃传》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,乃命取其酒器薄博之具,投之于江。陶侃,封长沙郡公,故称陶长沙。
[55]袁彦道句:《世说新语 任诞》桓温博戏大输,求救于袁耽,时耽正在居丧。“十万一掷,直上百万数,投马绝叫,傍若无人,探布帽掷对人曰:‘汝竟识袁彦道不?’” [6]
[56]辞曰:本为乐曲之末章,此指结语。
[57]佛狸:《宋书 臧质传》刘宋时童谣“虏马饮江水,佛狸卯年死。”佛狸,北魏太武帝跋焘的小名,此处指金主。卯年,作者此赋作于绍兴四年甲寅,次年即为乙卯年。
[58]骅骝[huá liú]騄駬[lù ěr]:皆周穆王的骏马名。
[59]时危句:杜甫《题壁上韦偃画马歌》“时危安得真致此,与人同生变同死。”正化用此意。
[60]木兰:即花兰,古代女扮男装、代父从军的女英雄。
[61]老矣句:曹操《步出夏门行 神龟虽寿》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;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此反用其意。
[62]相将:相随。过淮水:渡过淮河,返归故里。 [4]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累计签到:1122 天
连续签到:942 天
[LV.10]炽天使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10-22 14:22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能让你社交开挂的30个处世小技巧

1、再亲密的人,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感。
2、感谢时不要只说「谢谢」。用表情包、微信红包、小礼物、请客吃饭等形式去表达你的谢意,别人以后会更愿意帮你。
3、善于从细节读出别人的真实想法。如果你讲话滔滔不绝,别人却总是看表、喝水、双手交叉,很可能是你在自嗨。
4、别和层次不同的人纠缠。
比如一个人和猪吵架:如果赢了只能证明他比猪还厉害,打个平手他就跟猪一样,输了连猪都不如。
5、「你在干嘛?」、「周末有空吗?」,都是「我很想你」的意思。
6、你越跟别人客气,别人就越跟你不客气。不卑不亢,主动提出自己的要求,反而会获得别人的尊重。
7、学会闷声发财。不要混得稍微好一点,就想人尽皆知,朋友圈里晒车晒大餐,你吸引到一拨羡慕崇拜的眼光,同时,还有一拨人恨得咬牙切齿,甚至在想着怎么打压你,排挤你。
8、让别人帮你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忙,能让关系升温。
刚进入一个新环境,彼此都不认识,为了打破尴尬,你可以向身边人借笔、请教、问地址,这些事情都很细小,但却能给助人者带来很好的「自我认同感」,顺其自然就会对求助者产生好感。
9、可以待人礼貌,但不要一副看起来「好欺负」的样子。
来者不拒的帮忙、卑躬屈膝的姿态、毫无底线的跪舔,都会让你的生活一地鸡毛。
10、不管你手机是安卓还是苹果,双击屏幕都能解锁一个快捷功能(顺便送我一个小爱心)。
11、获得好印象的最快方法是「夸赞」。
俗套的夸赞是男的叫帅哥,女的叫美女,别人会觉得你跟托尼老师没啥区别。
高级的夸赞是「借物喻人」,比如:你像桌上的米兰一样可爱,这首优美的曲子很符合你的气质。这样说能让她一眼就记住你。
12、不事后补刀。不要说“当初听我的”、“我就说嘛”这类风凉话,虽然说出来很爽,但无疑是给当事人的伤口撒盐,要么安慰他,要么给他提供帮助。
13、不要老想着接触有钱人,把时间用来提升自己,你能做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,社会含金量就越高,在富人眼里就是香饽饽。
14、不要去接同事讨论的闲言碎语。有些是为了钓鱼而设的套,如果你去接话,就成了那条鱼。
15、工作号不要设置三天可见,它是展示你生活的窗口,有些领导喜欢观察员工的朋友圈,也是印象分的一部分,私人号随意。
16、在你困难时借你钱的人,还钱时最好表示一下,要么补贴点当利息,要么请对方吃顿饭,要知道,他本可以不借的。
17、语气不肯定,就是拒绝。
饭桌上说“要不我来买单吧?”的人,一定在等别人买单。真正想请客的人,中途就已经去结账了。同样的意思还有:要不我送你回家吧、要不住两天再走吧。
18、出来社会后靠的是自己,不要再去想过去和原生家庭。没有人能把你怎么了,也没有人有能力能影响你一生。愚者耗费半生去谴责别人,勇者每一天都在为自己负责。
19、不要试图改变一个人,不管你是出于什么目的。
你以为别人过得不好,但在他眼里,你过得可能不如他。
20、在这个浮躁的年代,能看到这里的人已经不多了,证明想改变的决心比一般人强。
21、在公众场合不评价他人。你以为无关紧要的事,有可能成为你们之间的导火线。
22、再有理的话,也要「包装」一下才能出口。
道理是冷冰冰的,人是有感情的,我们说话要先照顾别人的感受,抚平他的情绪,他才能听得进你的话。
23、别人帮了你忙,尽量给予实质性的感谢。给他带个早餐、发个红包、点份外卖,都是轻而易举的,但效果比一声「谢谢」要大100倍。
24、一个男人说他爱你,有可能是真心喜欢你,也有可能是情场浪子的套路。
怎么分辨是哪一种?可以看跟他来往的都是什么人,周围人对他的评价,他过去的经历。
25、讨好式的合群走不远,正如舔狗不得house。
26、一个自信的人,不会把厉害的亲戚挂在嘴边,因为他知道自己不争气,就算别人帮忙也没用。
27、内心真诚善良的人,不用刻意去研究为人处世,因为他的价值观与社会倡导的价值观是一致的。
28、能保持稳定情绪的人,内心通常都很强大。
29、听别人的道理,穿适合自己的鞋子。
不要见鞋就穿,跑不远还硌脚。真正从道理中受益的人,会把道理跟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,不仅要理解内化,还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,记录反思,最终提炼形成自己的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累计签到:1122 天
连续签到:942 天
[LV.10]炽天使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10-8 15:15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全文翻译
时光流逝,曾经也在赌桌前高声唤喊“卢”。那时一掷千金,下注百万。在宴度上主宾行揖谦让;主宾喝醉了,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不行,玩玩下棋掷采的游戏也行呀!如今打马游戏开始流行,渐渐取代了樗蒱游戏。这个游戏是末枝中的高端游戏,是女子之间的高雅游戏。下棋就像昔日周穆王乘八骏去西王母处作客,那是一日千里;棋子不同颜色各自列队,就像杨氏姊妹五人的扈从一样各家各着一色衣服。佩环相击发出“珊珊”的声音,就像上马时玉蹬发出的声音;马队像天上的群星那样布列稀松,急切间看到好马更是分散。行马像吴江枫叶飘落,像燕山乱飞的叶子没有头绪,当如退居玉门关内,养精蓄锐以待战机。棋子受阻,满盘凄凉。在困境中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,出奇制胜,有时要像昆阳之战中的汉光武帝刘秀那样,以弱胜强,有时又要像琢鹿之战中的黄帝那样,从容不迫靠团结大家来消灭蚩尤;品格声望再高,也不要像庚翼那样,本来胜算在握,却因一着不慎而致误,倒应像王湛那样起初被侮称为“痴叔”,声名不为人所知,而“其实美”,一且被发现,便会令人感到意外,从而对他肃然起敬。这好比下棋或实战,要在对方不了解自己实力之时,给他个出其不惫。盘上弈棋,与战地布阵一样,有时兵贵神速,“或出人用奇”,以少胜多;有时要从容镇定,以义制敌,总之要善于随机应变。“马”在无路可走时,可以慢慢地退回来,伺机再战;时机有利时,“马”应昂昂如千里之驹,勇往直前,迅速占领敌人的地盘;有时在鸟道上,也要冒险飞过;有时则要善于隐蔽,就像妈蚁用土封上穴口,或不再乘“车”而缓缓步行,以达到麻痹敌人,保存自己的目的。善弈者,与王良、造父那样的善御者一样重要,离开了他们,纵有千军万马,也如同行进在崎岖陡峭的山坡上,寸步难行。何况时局就像白云在天,变幻无常。要紧的是不要一心恋着禄位,要挥鞭策马,努力向前。对于“打马”这一博戏来说,也像实战一样,决定胜负的不仅仅是兵强马壮,更要有好的指挥员,而对于弈者和指挥员来说,最要紧的是赏罚分明,只有分清高下重赏重罚,才能指挥若定,稳操胜券。弈者在小小的棋盘上,能够运用自如,其争强好胜之心亦可得到一定满足。但比起恢复大业来,打马弈棋毕竟是一种小技,它就像“说梅止渴”和“画饼充饥”一样,对于“奔竞之心”和“腾驶之志”,稍有慰藉而已。为了吃掉对方一子,明知难以达到目的,也不改变“图实效”的欲望;为了报答让“子”之恩,明明看准了机会,可以将对方一军,却率先退让了。不知止足,犹不知足。在向敌人进击过程中,本应衔枚不语,迁回接近对方,等叠成十马,才能顺利过关,否则将适得其反;假如自恃勇气有余,一味争先恐后,役有觉悟到可能陷人对方设置的陷阱和壕沟,不知适可而止,将咎由自取。下棋要果决,就像用人不疑一样,不负天,天不负你。必能实现你的愿望。他不会辜负你的信任,就像桓温取剑阁一样;敌人还没杀到你的老巢,就像淮淝之战一样被你攻破了。如今难道没有桓温一样的人,以后也不缺乏像谢安一样的人。不要像陶侃一样未战气衰,正当像袁耽一样有脱帽一掷的志气。
总之:像拓跋焘之流侵略者不久就会败亡,贵贱的人都在逃难,满目皆是良马,时局危难怎么能分辨的出?木兰这样的好女子和勇敢的老英雄其志在千里之外的战场上,但愿能随他们渡过淮水回到家乡。 [2]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累计签到:1122 天
连续签到:942 天
[LV.10]炽天使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10-8 15:12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打马赋[1]
岁令云徂[2],卢或可呼[3]。千金一掷[4],百万十都[5]。樽俎具陈[6],已行揖让之礼;主宾既醉,不有博奕者乎!打马爰兴,樗蒱遂废[7]。实博奕之上流[8],乃闺房之雅戏。齐驱骥騄[9],疑穆王万里之行[10];间列玄黄[11],类杨氏五家之队[12]。珊珊佩响[13],方惊玉蹬之敲[14];落落星罗[15],急见连钱之碎[16]。若乃吴江枫冷,胡山叶飞[17],玉门关闭,沙苑草肥[18]。临波不渡,似惜障泥[19]。或出入用奇,有类昆阳之战[20];或优游仗义[21],正如涿鹿之师[22]。或闻望久高,脱复庾郎之失[23];或声名素昧,便同痴叔之奇[24]。亦有缓缓而归,昂昂而出。鸟道惊驰[25],蚁封安步[26]。崎岖峻坂[27],未遇王良[28];跼促盐车[29],难逢造父[30]。且夫丘陵云远,白云在天,心存恋豆[31],志在著鞭[32]。止蹄黄叶[33],何异金钱。用五十六采之间[34],行九十一路之内[35]。明以赏罚,覈其殿最[36]。运指麾于方寸之中[37],决胜负于几微之外[38]。且好胜者,人之常情;小艺者,士之末技[39]。说梅止渴[40],稍苏奔竟之心[41];画饼充饥[42],少谢腾骧之志[43]。将图实效,故临难而不四;欲报厚恩,故知机而先退。或衔枚缓进[44],已逾关塞之艰;或贾勇争先,莫悟阱堑之坠[45]。皆因不知止足,自贻尤悔[46]。况为之不已,事实见于正经[47];用之以诚,义必合于天德。故绕床大叫,五木皆卢[48];沥酒一呼,六子尽赤[49]。平生不负,遂成剑阁之师[50];别墅未输,已破淮淝之贼[51]。今日岂无元子[52],明时不乏安石[53]。又何必陶长沙博局之投[54],正当师袁彦道布帽之掷也[55]。
辞曰:佛狸定见卯年死[57],贵贱纷纷尚流徙,满眼骅骝杂騄駬[58],时危安得真致此[59]?木兰横戈好女子[60],老矣谁能志千里[61],但愿相将过淮水[62]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累计签到:1122 天
连续签到:942 天
[LV.10]炽天使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10-8 15:16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作品背景

《打马赋》写于宋高宗(赵构)绍兴四年(公元1134)年底。据《李清照年表》,这一年她已五十一岁。当时的时代背景是怎祥的呢?
《金石录后序》的墨迹未干,李清照就听到了金和伪齐合兵分道犯临安的消息。从朝廷官员到普通百姓,尤其是江浙一带的人,东南西北乱窜一气,乡下人往城里跑,城里人则想逃往乡间,人们慌作一团,不知躲到哪里是好。此时李清照从临安乘船沿富春江逆流而上,奔往金华(今属浙江)。她写于绍兴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的《打马图经序》,生动地记载了避难之时如惊弓之鸟般的慌乱。在途经东汉严光隐居于富春江畔的严滩垂钓处时,李清照感慨系之,相传那首带有自嘲性的《钓台》诗,就是她的手笔。
在金华,李清照住进窗明几净的陈氏家里,甚感适意。是时已值昼短夜长的秋冬季节,同住的还有亲朋家的“儿辈”。在做一种“打马”游戏时,李清照妙语如珠地向儿辈们反复讲述“慧则通,通则无所不达;专则精,精则无所不妙”的道理。她谆谆告诫孩子们,不管做何事,既要靠聪明才智,更要具备专心致志的精神。惟其如此,才能触类旁通,掌握各种精湛的技艺,也才能得心应手、运用自如,以臻于妙境。这些道理无疑是极为深刻有益的,但如果只是空洞抽象地灌输,不可能收到预期效果。李清照运用自己富赡的才学,旁征博引,通过庖丁解牛,郢人运斤,师旷之听,离娄之视,尧舜之仁,桀纣之恶,掷豆起蝇,巾角拂棋等故事,既生动地说明“专则精,精则无所不妙”的道理,又很自然地告诫人们,哪怕是做博弈游戏之类的小事,也不应该浅尝辄止、半途而废。她一面讲道理,一面身体力行,寓教于乐。棋局犹课堂,棋盘似战场,在小小的棋子上,做出了望乡、复国、育人的大文章。这种以小见大的教育方式,至今仍然发人深思,值得借鉴。
这种“博弈之事”,或称“深闺雅戏”,简称“打马”,其规则是李清照亲自创制的,她又叫儿辈绘制成图。围绕此事李清照写过三篇文字,除了讲述以上道理的《打马图经》及其《序》二者以外,还有一篇寓有爱国情慷的极其重要的文学作品《打马赋》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累计签到:1122 天
连续签到:942 天
[LV.10]炽天使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10-8 15:18:38 | 显示全部楼层
作品欣赏
《打马赎》不见于《宋书·艺文志》,却著入于陈振孙《直斋书录解题》中。《直斋书录解题》载有《打马赋》一卷,并云:用二十马,今世打马。大约与樗蒱相类,元陶宗仪则把它刻入《说郛》中,到清代其传本有咸丰年间南海伍崇曜《粤雅堂丛书》本,光绪年间长沙叶德辉《丽廔丛书》本,俱题为《打马图经》。名称与《直斋书录解题》相异,其原因大概《图经》中有赋,而且赋在《图经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所致。但不管怎样,它们指的应该是同一本书。伍氏刻本与叶氏本相较,用以叶氏本为胜,而叶氏本则来自于明沈津的《欣赏编》,在其流传过程中据传有格一卷不著作者姓氏,又掺入图式一卷而陶宗仪的《说郛》中却役有,显然后人对其做了增改,在次序上《打马图经》一卷,前为序,序后为《打马赋》。
从结构上看,序文不仅是《打马图经》之序也是《打马赋》的序。在内容上,序文不仅介绍了《打马赋》的创作背,而且总结了打马的体例、经验和方法。《打马赋》则对打马游戏的整个过程作了描述。它们二者相辅相成、密不可分,正如龚克昌先生所言:《打马图经序》是打马游戏的经验总结,而《打马赎》则是打马游戏经验的具体实践,两者讲的实际上是同一问题。因此,只有结合《打马图经·序》和命辞,才能全面正确的理解《打马赋》的内容。
打马是一种博戏,由来已久而南宋尤盛,与其他游戏相比,有自己独特的特点:且长行、叶子、博塞、弹棋、世无传者。打褐、大小猪窝、族鬼、胡画、数仓、赌快之类,皆鄙理不经见;藏酒、樗蒱、双蹙融近渐废绝,选仙、加减、抽关头、质鲁任命,无所施人智巧;大小象戏弈棋,又惟可容二人。独采选、打马,特为闺房雅戏。尝恨采选丛繁,劳于检阅,彼能通者少。打马游戏可多人参与,雅而不俗,又能增其智慧,故为李清照所独喜并以打马之戏为赋。作为棋类赋的创作者,她不是第一人,但把打马游戏写入赋中却是第一个,正如她在序中所言:“使千万世后,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”。《打马赋》写打马游戏但却不是作者轻松、自由的游戏之笔。而是寓有深意,这可以从其创作的背景,及题材本身的特性中看出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累计签到:1122 天
连续签到:942 天
[LV.10]炽天使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10-8 15:19:25 | 显示全部楼层
作品解析
《打马赋》是一篇精彩的骈文,也是一篇历史上不曾多见的有关游戏博弈的美文。“打马”是一项技巧性极强的游戏,易安居士喜爱打马游戏并进行专门的研究,并为此写了《打马图经》例论,并沉迷于此。易安曰:“予性喜博,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,每忘寝食。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,精而已。”
此文,是她对历史上那些豪赌的人和事,充满了向往之情。文中所述,皆为古代名人豪赌的典故,包括东晋的谢安、陶侃、桓温、袁耽和南朝宋武帝刘裕等人。如“别墅未输,已破淮淝之贼”,说的是东晋名相谢安在淝水之战的关键时刻,气定神闲地与人下围棋赌别墅。
易安居士是婉约词派的代表,从中可见其博览群书的充沛,丰富的文学涵养,行文流利游刃有余。《晓梦》、《打马图序》、《打马赋》、《打马图经》例论等,都是易安在金华避难期间所作的佳文。
此赋末尾的“辞曰”(有的版本作“乱日”)数句,因犯忌讳之故,曾被删除过。而恰恰这一段总括了全篇的要旨,其中无处不涉爱国之情。比如“辞曰”开头的“佛狸”,那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,他曾南侵攻打刘宋。李清照以拓跋焘于“卯年”(公元451年)被宦官所杀之事,愤怒地诅咒金寇死到临头。“贵贱”以下三句,既有作者篙目时艰之心,更有讽刺当权者之意:如同棋盘上的“骅骝”等神骏,因无善御者而寸步难行,现实中纵然不乏忠荩骁勇之士,却不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,所以时局才如此艰险。
最后的“老矣谁能志千里,但愿相将过淮水”二句,这是作者的自道:我虽然老了,已没有了像曹操和王敦那样的“壮心”和“千里”之志,但是仍然希望能够渡过淮水,回到故乡去。乍一看,此话并非豪言壮语,而细一琢磨:作者想渡过淮水,就是要回到被金寇占领的故乡,其中的潜台词与宗泽临死时“大呼过河者三”是一样的。李清照遂被称为“韵事奇人,两垂不朽”(《说郭打马图序》语)。 [2] [8]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累计签到:1122 天
连续签到:942 天
[LV.10]炽天使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10-8 15:20:04 | 显示全部楼层
名家点评
宋代陈振孙:《打马赋》一卷,易安居士李氏清照撰。用二十马。(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十四) [9]
明代赵世杰在《古今女史》中《打马赋》批语:“齐驱骥騄”(眉批)日月云霞之彩,喷薄而出。(旁批)以境形容。“吴江枫落”(旁批)以时形容。“或出入用奇”(旁批)叙用意。“崎岖峻坂”(旁批)出打。“说梅止渴”(眉批)幽情深意。(旁批)隐喻无聊排遣。“皆因不知止足”(旁批)颂不忘戒。“故绕床大叫”(眉批)五陵豪士面目,三河年少肝肠,何为么么所得。(旁批)形容豪放一段,尤不可少。(《古今女史》前集卷一) [3]
明代赵世杰、赵如源在《古今女史》上评《打马赋》:文人三昧,虽游戏亦具大神通。(《古今女史》卷一引) [3]
清代李汉章写题李易安《打马图》并跋:予幼读《打马赋》,爱其文,知易安居士不独诗余一道冠绝千古,且信晦翁之言,非过许也。长游齐鲁,获睹其图,益广所未见。然予性暗于博,不解争先之术,第喜基措词典雅,立意名隽,洵闺房之雅制,小道之巨观,寓锦心乡口游戏之中,致足乐也。若夫生际乱离,去国怀土,天涯迟暮,感慨无聊,既随事以行文,亦因文以见志,又足悲矣。 [4]
今人陈祖美先生在《李清照诗词文选评》道:《打马赋》是体现李清照爱国衷情的重要作品。“赋”作为一种文体,其特点和表现手法是:通过铺陈文采,来描绘事物,抒写情志。李清照之所以把“打马”这种游戏铺陈得淋漓尽致,目的是为了抒写她的爱国情志。她在赋中大写驾驭千军万马的各种“用兵”之策,又通过引经据典和许多寄意尚武的事例,一方面生动地说明了“博弈之事”有益无害,另一方面还把此道与德义、专诚、谨慎、镇定以及助人、克敌等等优秀品格和奇功殊勋等联系起来。这虽然是一种“纸上谈兵”,但说明作者绝不是单纯为消遣而“打马”,而是借这一“深闺雅戏”,宛转曲折地表达御敌复国之望。 [2]
今人马淑君评:李清照除了在词中表现出闺怨闲愁的一面之外,还另有爱国的一面。她在《打马赋》中典中见喻,典中见论,典中见刺,体现了她力主抗金,反对投降的战略思想。她的特定经历,决定了她诗词的内容;同时,她所持的词文分野,“词为艳科”、“诗庄词媚”的观点,决定了她的词反映夫妻感情,诗文则反映爱国情怀的不同倾向。所以李清照是以诗明志,作赋抒怀。 [10]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累计签到:1122 天
连续签到:942 天
[LV.10]炽天使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10-8 15:20:46 | 显示全部楼层
打马游戏
《打马赋》是以打马游戏为对象写的一篇赋,关于打马棋游戏,有人认为是一种普通的棋类游戏,也有人认为纯粹是一种博戏。其实,并没有必要将两者的区别弄得很清楚,一项普通的游戏有时候被染上一些赌博的色彩,古往今来。并不鲜见.至于打马游戏的玩法,由于相关的史籍语焉不详。也未见有打马图传世,今天我们已经很难弄清楚其中的究竟了。钱币专家孙仲汇先生经过对关史料的收集梳理,大致整理出了打马棋的游戏规则,还精心绘制了打马棋盘。据他研究,打马棋游戏大约可由2至5人参与,每人约用20枚马钱。孙先生的研究成果使我们多少能了解一些打马游戏的概况。打马棋应属于智力型的游戏,需要相当的智巧,因此“鄙里不经见”,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,是“博弈之上流,闺房之雅戏”。
从打马钱的图案看,可分为有将马钱和无将马钱。有将马钱有不同的版式,有面文为名将名或直称元帅、将军,背纹为人骑马图案的;有面文为某将散骑,背纹为人骑马图的;有面为武将或带武将名,背纹为马图;有面为将马两字及马纹,或面为将一字及马纹,背与面相同的。那些有名有姓的名将所属的年代,上起战国,下讫明代,惟几乎不见两晋南北朝和宋元时期的人物。无将马钱是指马钱上没有将名及人物图案,纯为马名、地域名、纪年名和马的图案。无将马钱也有不同的版式,有面文为马名或某某之马,背纹为该马图的;如历史上周穆王八骏,秦始皇的七名马,汉文帝的九逸,唐太宗的六骏等,简直就是我国古代名马的集锦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累计签到:980 天
连续签到:4 天
[LV.10]炽天使
发表于 2023-10-22 08:29:13 | 显示全部楼层
[9],疑穆王万里之行[10];间列玄黄[11],类杨氏五家之队[12]。珊珊佩响[13],方惊玉蹬之敲[14];落落星罗[15],急见连钱之碎[16]。若乃吴江枫冷,胡山叶飞[17],玉门关闭,沙苑草肥[18]。临波不渡,似惜障泥[19]。或出入用奇,有类昆阳之战[20];或优游仗义[21],正如涿鹿之师[22]。或闻望久高,脱复庾郎之失[23];或声名素昧,便同痴叔之奇[24]。亦有缓缓而归,昂昂而出。鸟道惊驰[25],蚁封安步[26]。崎岖峻坂[27],未遇王良[28];跼促盐车[29],难逢造父[30]。且夫丘陵云远,白云在天,心存恋豆[31],志在著鞭[32]。止蹄黄叶[33],何异金钱。用五十六采之间[34],行九十一路之内[35]。明以赏罚,覈其殿最[36]。运指麾于方寸之中[37],决胜负于几微之外[38]。且好胜者,人之常情;小艺者,士之末技[39]。说梅止渴[40],稍苏奔竟之心[41];画饼充饥[42],少谢腾骧之志[43]。将图实效,故临难而不四;欲报厚恩,故知机而先退。或衔枚缓进[44],已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×友情提示
1、禁止发表纯字母或标点回复,如“aaaaaaa”“hfeuihfeihfiwhfwe”“iiiiiiiiiii”等
2、禁止用输入法随意打出的无意义回复,如“韩的积为大发热”等
3、过于简单的回复,如:“谢谢!谢谢!谢谢!谢谢!”“good!good!good!”等
4、相同内容连续在三个主题贴以上的回复,严重者相同的回复连续翻顶旧贴,造成整个板面被冲占
5、全民举报恶意灌水:www.qishulou.com/thread-427268-1-1.html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